从庞大集团重组的背后 看到了经销商模式的转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8日6时讯(齐澈) 9月12日晚间,*ST庞大发布公告称,管理人(庞大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组)结合庞大集团的实际情况,已确定深商控股、元维资产和国民运力组成的联合体作为庞大集团的意向投资人,参与庞大集团重整。同时,庞大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庞庆华及其一致行动人等股东,同意让渡其持有的全部庞大集团股权,控制权也将移交给深商控股、元维资产和国民运力组成的联合体。那么,庞大集团破产重组的背后又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从“神坛”跌落,庞大集团卖车利润低
作为一家以汽车销售服务为主业的大型汽车营销企业,庞大集团的主营业务仍以汽车经销和维修养护为主。但公司代理销售品牌涵盖了通用五菱、一汽大众、奔驰、雷克萨斯、福建奔驰、一汽丰田、东风本田、克莱斯勒等总计涵盖七十多个汽车品牌。2011年4月,庞大集团在上交所挂牌,成为首个以IPO方式登陆A股的汽车经销商集团。时间来到2017年,庞大集团全年累计销售新车48.17万辆,营业收入高达704.85亿元;位列财富中文网发布的2017中国财富500强名单中第97位。
而回顾2018年,庞大集团全年营收下降到了420.34亿元,同比下降40.37%;净利润为亏损61.55亿元,同比暴跌3003.23%,这一现象哪怕是进入2019年仍未有好转。今年上半年,庞大集团累计销售新车5.01万辆,同比降幅高达71.22%,实现营收102.56亿元,同比下降达到了62.17%。从此前庞大集团2018年的年报来看,汽车销售占营业收入比例83%,汽车售后业务占比10%,汽车金融、保险、二手车、会员等占比约7%。也就是说,庞大集团的大部分营收都来自于汽车销售的提成?其实不然!
庞大集团的“跌倒”,归结起来还是要用两个字概括:缺钱。纵观主要的汽车经销商中,庞大集团的新车销售毛利率在行业中属于较高的等级;以2017年为例(2018年,庞大集团因债务缠身导致毛利为负),庞大集团2017年汽车销售毛利率为3.99%,永达集团、中升控股及广汇宝信2017年汽车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43%、3.1%和2.5%,均高于行业平均值。但这些企业的业务构成也与庞大集团类似,新车销售占大部分收入;但其实新车销售的毛利率普遍偏低,汽车经销商的主要盈利还是靠售后服务支撑,据悉,汽车售后的毛利率为新车销售的7-10倍左右。而庞大集团的重组也将导致汽车经销商向汽车服务转移。
经销商销售模式的转变,从台前走向“幕后”
传统汽车经销商的筹谋无非就是城市布局、购买土地、店面建设验收等传统方式,但随着近几年汽车消费市场不断的升级,单一且常规的营销方式已经不能吸引现在的主流消费人群。再加上整车销售的利润都比较低,越来越多的汽车经销商正在逐渐向数字营销的创新运用及客户体验转型。例如,与不同爱好的消费者建立稳固的联系,再借助媒体营销、汽车金融服务、开展线上视频数字营销等等。
此前,庞大集团新能源汽车品牌总经理牛国胜曾公开表示,未来的汽车数字营销,必将全程围绕客户体验进行。如今,再回头去看汽车数字营销,汽车经销商需要考虑的绝不只是选择渠道、内容、形式、受众群体这些问题,而是要围绕客户体验,在个性化、互动性和深入的应用服务上多做文章,同时高度重视混搭和跨界的形式。当然,关于庞大集团的转型,其实从2012年开始,庞大集团就已经开始谋划。比如把卖车变服务,再比如从拖车、上门保养、网约车、旅游房车、石墨机油等领域深度服务消费者。
的确,某种意义上,传统4S店的地位和话语权,随着时代的发展、时代的变革,正在逐日被削减。这也是特斯拉、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选择新零售模式的原因,跳过传统4S店的销售环节,在一线城市中心位置建立体验中心。这样的体验中心,除了可以建立起潜客-用户-粉丝等递进的强关系,还能达到为用户提供线下产品体验、交付及维保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消费升级浪潮席卷而来,商品消费增长最快的时期已经结束,汽车消费整体上已经由从无到有、总量扩张阶段,转向追求服务品质、追求服务体验。
山城e评
从庞大集团的重组,以及造车新势力转投消费体验的怀抱来看,围绕着新零售的销售模式,提高传统汽车销售模式的服务水平迫在眉睫。而汽车经销商的逐渐转型,则需要从精简销售模式、追求服务品质、追求服务体验上下功夫。例如,在确定一个零售点需要多大空间时,同时要考虑未来每个零售店将提供的店内体验类型,重新考虑一条龙式经营,设计不同风格的实体店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