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网约车:管得严,约车难 新业态监管更应创新手段

来源:新华社2018-08-31

  自2016年七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陆续出台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随着规则细化,执法趋于严格,一些城市打车难、约车难现象重新出现。在网约车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监管与市场需求,引起各方关注与思考。

  多地又现“打车难”

  几天前从青岛乘坐高铁来北京旅游的小周,发现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高铁上就提前用网约车应用程序约到车,她被提示前面有近200人等候,出站后又发现等出租车的队伍排起长龙,半天不动。小周也许不知道,她的经历正是当前打车难的一个反映。

  近期以来,多地都开始严格执行网约车管理细则,加大了对非法运营车辆的查处力度。在北京,《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正式生效后,非法进行网约车运营的组织和个人,将受到罚款、扣留驾驶证和车辆,并将违法行为主体纳入信用信息系统等处罚。在山东省济南市,网约车管理细则要求网约车主必须满足平台、车及人“三证齐全”才能接单,而且加大了对人流量密集区域非法运营车辆的检查,将根据违法情节和次数对非法运营驾驶员处于5000到3万元罚款。

  随着管理趋严、处罚力度加大,不少之前打“擦边球”或者没有运营资格的网约车主陆续退出网约车行业。这在客观上使得网约车数量大幅下降,由此也使得打车难现象增加。虽然监管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证乘车安全,但打车难以及加价接单等增加了乘客的成本,引起部分市民不满。

  创新监管是考验

  从目前多地出台的网约车管理细则看,不少地方都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了诸多细化,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规定。有些规定从推出开始,就受到市场质疑,其中最受争议的是要求司机拥有本地户口本地车、对运营车辆规格进行规定,此外,还有些地方要求网约车车辆性质改为运营、对司机进行内容复杂的考试等。

  中央党校副教授张效羽指出,网约车的一个特点就是用低成本实现更大规模的服务。设置过高的、繁琐的市场门槛,人为地抬高成本,实际上是在扼杀创新。因此他认为,对网约车业态应进行进一步的监管创新,更积极拥抱市场和民意。也有专家认为,对网约车这种新兴经济形态不能简单以出租车逻辑来管理,照搬出租车管理规定。这对于监管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规范网约车发展、保障乘客安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快速发展的网约车,其中一些问题如用户信息泄露、大数据杀熟、乘客投诉难等,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发展中进一步创新监管来推动解决,而不能仅靠一部法规来包打天下。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更好地平衡管控和更好地提供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监管部门需要给网约车一个过渡窗口期,管理不能太急。同时也要推动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融合,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新局面。

  规范发展是正道

  “野蛮生长”的网约车必然要走上规范发展之路。未来,网约车将是城市公共出行必不可缺的工具,因此,相关部门、网约车平台需要从大局着眼,更好地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日前,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交通新业态的监管将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既制定规则、当好裁判,维护好市场秩序,又积极鼓励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同时,“坚持安全稳定的监管底线,强化风险管控,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约车难背后的本质还是新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冲突,更深层次涉及公共治理体系问题。如何避免政策制定过于任性和随意,如何避免征求第三方和公众的意见走过场,是公共政策制定科学化、民主化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监管部门需要更多地听取社会和公众的声音,对监管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估和深入论证。

热门推荐

万花瞳|长江边的"生态堡垒"

挑战三大难题,东溪河特大桥飞架南北

一条输电线让双城经济圈建设"电力十足"

小小羊肚菌成村民增收"致富伞"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网约车:管得严,约车难 新业态监管更应创新手段

2018-08-31 06:10:00 来源: 0 条评论

  自2016年七部委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陆续出台网约车管理实施细则。随着规则细化,执法趋于严格,一些城市打车难、约车难现象重新出现。在网约车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监管与市场需求,引起各方关注与思考。

  多地又现“打车难”

  几天前从青岛乘坐高铁来北京旅游的小周,发现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高铁上就提前用网约车应用程序约到车,她被提示前面有近200人等候,出站后又发现等出租车的队伍排起长龙,半天不动。小周也许不知道,她的经历正是当前打车难的一个反映。

  近期以来,多地都开始严格执行网约车管理细则,加大了对非法运营车辆的查处力度。在北京,《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正式生效后,非法进行网约车运营的组织和个人,将受到罚款、扣留驾驶证和车辆,并将违法行为主体纳入信用信息系统等处罚。在山东省济南市,网约车管理细则要求网约车主必须满足平台、车及人“三证齐全”才能接单,而且加大了对人流量密集区域非法运营车辆的检查,将根据违法情节和次数对非法运营驾驶员处于5000到3万元罚款。

  随着管理趋严、处罚力度加大,不少之前打“擦边球”或者没有运营资格的网约车主陆续退出网约车行业。这在客观上使得网约车数量大幅下降,由此也使得打车难现象增加。虽然监管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证乘车安全,但打车难以及加价接单等增加了乘客的成本,引起部分市民不满。

  创新监管是考验

  从目前多地出台的网约车管理细则看,不少地方都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做了诸多细化,同时也增加了不少规定。有些规定从推出开始,就受到市场质疑,其中最受争议的是要求司机拥有本地户口本地车、对运营车辆规格进行规定,此外,还有些地方要求网约车车辆性质改为运营、对司机进行内容复杂的考试等。

  中央党校副教授张效羽指出,网约车的一个特点就是用低成本实现更大规模的服务。设置过高的、繁琐的市场门槛,人为地抬高成本,实际上是在扼杀创新。因此他认为,对网约车业态应进行进一步的监管创新,更积极拥抱市场和民意。也有专家认为,对网约车这种新兴经济形态不能简单以出租车逻辑来管理,照搬出租车管理规定。这对于监管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对规范网约车发展、保障乘客安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快速发展的网约车,其中一些问题如用户信息泄露、大数据杀熟、乘客投诉难等,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发展中进一步创新监管来推动解决,而不能仅靠一部法规来包打天下。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更好地平衡管控和更好地提供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监管部门需要给网约车一个过渡窗口期,管理不能太急。同时也要推动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融合,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新局面。

  规范发展是正道

  “野蛮生长”的网约车必然要走上规范发展之路。未来,网约车将是城市公共出行必不可缺的工具,因此,相关部门、网约车平台需要从大局着眼,更好地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日前,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交通新业态的监管将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理念,“既制定规则、当好裁判,维护好市场秩序,又积极鼓励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同时,“坚持安全稳定的监管底线,强化风险管控,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约车难背后的本质还是新经济和传统经济的冲突,更深层次涉及公共治理体系问题。如何避免政策制定过于任性和随意,如何避免征求第三方和公众的意见走过场,是公共政策制定科学化、民主化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认为,监管部门需要更多地听取社会和公众的声音,对监管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估和深入论证。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龙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