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打车难卷土重来:未来需要怎样的出行服务商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07-23

  过去两周,滴滴快车车主冯先生平均每天多赚了一两百元,即使他工作时间并未延长太久。“原来每单之间大概要等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现在几乎刚刚拉完一单就能接到新订单”。

  7月1日,《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正式开始施行。其中,对无证从事网络预约出租车业务的当事人设定了扣押车辆的行政强制措施,并加大了巡查力度和执法力度,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抓车”。

  于是,人们早已习惯的网约车忽然供不应求。7月16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雨,这一轮“打车难”问题被再次放大。在三里屯工作的王悦向记者吐槽说,“在非早晚高峰时间段,以前几分钟就能约到的车,现在要等半个多小时。”

  在微信群里,快车车主们分享着一份“执法地图”,讨论哪些地方又成了被严打的“重灾区”。冯先生告诉记者,符合规定的网约车不仅需要“京车、京人、平台证”三证齐全,还必须将使用性质转为“营运车辆”。这意味着车主不仅要缴纳更多保险费用,并按规定年限(8年)报废。“变成营运性质肯定会影响车辆的保值率,跑快车的成本无疑更高了。”冯先生认为,光这一门槛就足以“劝退”绝大部分车主。

  不仅在北京,随着准入门槛、法规政策的正式执行,近期全国多地对网约车的监管都在趋严。对此,滴滴向记者回应称,“提前预约、多用拼车功能,成功率会相对较高。”

  今年1月底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到2.36亿,较2016年增加6824万人,用户使用比例由23%提升至30.6%。乘客已经习惯了“掏出手机就能打到车”,但网约车实质上是一种非公共交通。

  据记者了解,为缓解交通拥堵和车辆尾气污染,北京市出租车数量常年维持在7万辆以下,且出租车更新换代时必须选择纯电动车。

  多年来从事出租车行业发展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军曾向媒体透露,北京要求网约车京人京牌且监管趋严,初衷是希望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形成差异化经营。

  实际上,由于各地对网约车的轴距、排气量的要求比出租车更高,各大网约车平台也开始向高端市场进军。

  6月29日,滴滴专车宣布品牌和服务全新升级,启用“礼橙专车”为新的品牌名称,并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标识。据滴滴品质出行事业群负责人付强介绍,除滴滴主App入口,礼橙专车还将开发独立App,为高频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选择。

  除了将网约车升级为高档出行服务,滴滴还试图建设面向车主的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据滴滴公关部透露,滴滴3年前就已开始布局汽车租赁与运营、金融等领域。

  无独有偶,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正式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确定合资组建出行服务公司。这也是去年12月1日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又一重大落地项目。

  据记者了解,合资组建的出行服务公司,将充分利用三方在车辆资源以及渠道资源等方面的产业链核心优势,并引入跨业界合作伙伴,在人才、技术、组织、资金、市场等各方面进行完全市场化运营,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值得一提的是,三方将依托车辆产品的深度定制,利用自身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核心优势,探索更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

  三大车企联手进入共享出行领域,对传统车企来说是一次转型发展的机遇,也是一次注定不会太过平坦的挑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认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车企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具体做法仍需探索,“自己生产并持有车辆,可能会导致车企的现金流变成一辆辆车。”他认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和品牌,也可以说是研发、供应、生产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车企在转型过程中不应放弃这些优势”。

  另一方面,滴滴出行副总裁杨峻也曾公开表示,“滴滴不会去造车。我们的长项是数据分析能力、是对使用场景和用户偏好的掌握,以及对出行线路的动态规划,对充电桩站和用户车辆状态的动态匹配。”

  据记者从滴滴出行处了解,在合作中,滴滴将赋予汽车厂商面向共享出行的规模化、精细化的汽车运营能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无疑是“共享新能源汽车设计和标准”的制定。杨峻表示,打造智能出行仅靠数据驱动是远远不够的,滴滴正与车厂积极合作,联合开发新一代为共享而设计的汽车。“滴滴需要车企在生产、实验测试、质量、工艺、供应链管控等方面的精益产品能力,才能实现行业的协同创新,提供稳定、高效、持续的出行服务。”

  在他看来,为智能出行而生的汽车至少拥有以下三大特点:具有主动安全系统,乘坐体验良好,运行效率高。“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车都是为驾驶者设计的,例如比拼百公里加速、在驾驶舱堆砌高科技设备。而滴滴希望,未来在出行服务市场,汽车更多是为乘坐者设计。”

  有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个人家庭消费领域已经是趋于饱和的存量市场,出行服务运营商才是前景广阔的增量市场。

  杨峻透露,滴滴在超过70万份用户调研中总结了未来共享汽车的设计灵感,并分享给了北汽、广汽、车和家等车企,希望打造出智能出行时代的“神车”。“滴滴希望与车企一起共建出行运营商,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事业。”

  “希望这一天早一点到来吧!还是希望以后打车不会这么麻烦。”在大雨中等待近一个小时后,王悦终于坐上了冯先生的车,有些疲惫的她没有发表太多看法,只说出了心里最朴实的愿望。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打车难卷土重来:未来需要怎样的出行服务商

2018-07-23 06:30:35 来源: 0 条评论

  过去两周,滴滴快车车主冯先生平均每天多赚了一两百元,即使他工作时间并未延长太久。“原来每单之间大概要等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现在几乎刚刚拉完一单就能接到新订单”。

  7月1日,《北京市查处非法客运若干规定》正式开始施行。其中,对无证从事网络预约出租车业务的当事人设定了扣押车辆的行政强制措施,并加大了巡查力度和执法力度,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抓车”。

  于是,人们早已习惯的网约车忽然供不应求。7月16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雨,这一轮“打车难”问题被再次放大。在三里屯工作的王悦向记者吐槽说,“在非早晚高峰时间段,以前几分钟就能约到的车,现在要等半个多小时。”

  在微信群里,快车车主们分享着一份“执法地图”,讨论哪些地方又成了被严打的“重灾区”。冯先生告诉记者,符合规定的网约车不仅需要“京车、京人、平台证”三证齐全,还必须将使用性质转为“营运车辆”。这意味着车主不仅要缴纳更多保险费用,并按规定年限(8年)报废。“变成营运性质肯定会影响车辆的保值率,跑快车的成本无疑更高了。”冯先生认为,光这一门槛就足以“劝退”绝大部分车主。

  不仅在北京,随着准入门槛、法规政策的正式执行,近期全国多地对网约车的监管都在趋严。对此,滴滴向记者回应称,“提前预约、多用拼车功能,成功率会相对较高。”

  今年1月底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到2.36亿,较2016年增加6824万人,用户使用比例由23%提升至30.6%。乘客已经习惯了“掏出手机就能打到车”,但网约车实质上是一种非公共交通。

  据记者了解,为缓解交通拥堵和车辆尾气污染,北京市出租车数量常年维持在7万辆以下,且出租车更新换代时必须选择纯电动车。

  多年来从事出租车行业发展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军曾向媒体透露,北京要求网约车京人京牌且监管趋严,初衷是希望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形成差异化经营。

  实际上,由于各地对网约车的轴距、排气量的要求比出租车更高,各大网约车平台也开始向高端市场进军。

  6月29日,滴滴专车宣布品牌和服务全新升级,启用“礼橙专车”为新的品牌名称,并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标识。据滴滴品质出行事业群负责人付强介绍,除滴滴主App入口,礼橙专车还将开发独立App,为高频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出行选择。

  除了将网约车升级为高档出行服务,滴滴还试图建设面向车主的一站式汽车服务平台。据滴滴公关部透露,滴滴3年前就已开始布局汽车租赁与运营、金融等领域。

  无独有偶,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正式签署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确定合资组建出行服务公司。这也是去年12月1日三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又一重大落地项目。

  据记者了解,合资组建的出行服务公司,将充分利用三方在车辆资源以及渠道资源等方面的产业链核心优势,并引入跨业界合作伙伴,在人才、技术、组织、资金、市场等各方面进行完全市场化运营,推进商业模式创新。值得一提的是,三方将依托车辆产品的深度定制,利用自身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核心优势,探索更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

  三大车企联手进入共享出行领域,对传统车企来说是一次转型发展的机遇,也是一次注定不会太过平坦的挑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认为,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车企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具体做法仍需探索,“自己生产并持有车辆,可能会导致车企的现金流变成一辆辆车。”他认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和品牌,也可以说是研发、供应、生产的全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车企在转型过程中不应放弃这些优势”。

  另一方面,滴滴出行副总裁杨峻也曾公开表示,“滴滴不会去造车。我们的长项是数据分析能力、是对使用场景和用户偏好的掌握,以及对出行线路的动态规划,对充电桩站和用户车辆状态的动态匹配。”

  据记者从滴滴出行处了解,在合作中,滴滴将赋予汽车厂商面向共享出行的规模化、精细化的汽车运营能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无疑是“共享新能源汽车设计和标准”的制定。杨峻表示,打造智能出行仅靠数据驱动是远远不够的,滴滴正与车厂积极合作,联合开发新一代为共享而设计的汽车。“滴滴需要车企在生产、实验测试、质量、工艺、供应链管控等方面的精益产品能力,才能实现行业的协同创新,提供稳定、高效、持续的出行服务。”

  在他看来,为智能出行而生的汽车至少拥有以下三大特点:具有主动安全系统,乘坐体验良好,运行效率高。“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车都是为驾驶者设计的,例如比拼百公里加速、在驾驶舱堆砌高科技设备。而滴滴希望,未来在出行服务市场,汽车更多是为乘坐者设计。”

  有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个人家庭消费领域已经是趋于饱和的存量市场,出行服务运营商才是前景广阔的增量市场。

  杨峻透露,滴滴在超过70万份用户调研中总结了未来共享汽车的设计灵感,并分享给了北汽、广汽、车和家等车企,希望打造出智能出行时代的“神车”。“滴滴希望与车企一起共建出行运营商,这是一项令人激动的事业。”

  “希望这一天早一点到来吧!还是希望以后打车不会这么麻烦。”在大雨中等待近一个小时后,王悦终于坐上了冯先生的车,有些疲惫的她没有发表太多看法,只说出了心里最朴实的愿望。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杨奕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