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国品牌占主导地位 商用车合资股比放开影响甚微

来源:新华网2018-04-2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目前,国内有东风、上汽、江铃、福田、广汽和四川南骏等商用车企业,与沃尔沃、依维柯、福特、戴姆勒、日野、现代和康明斯等外资企业设立了合资企业。上述合资企业在重型、轻型商用车,以及发动机等方面推出了合资后的产品,这些产品均在业内具有相应的市场地位。同时,通过多年发展,合资企业引进、消化外资企业技术成果显著,纷纷推出了建立在引进外资企业最新技术基础上的,更加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2017年商用车行业呈现火爆的局面,商用车销量416.06万辆,同比增长13.95%,增幅高于汽车全行业增幅十个百分点,对全行业的拉动效果明显。同时,国内商用车行业正快速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用户的用车理念和选车理念也更加理性、成熟、专业。中国的商用车市场在市场体量和发展速度上,均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记者在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过后发现,业界的观点集中于对于商用车行业,股比开放等政策影响甚微,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

  首要原因是从全行业角度看,各车型细分市场中,均由国内品牌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在较为小众的高端用车市场,进口品牌确实具有一定的产品优势。然而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且已初见成效,以“进口替代”为目标的产品,已在高端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外资企业如果今后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销量不一定能达到“预期”。

  第二个因素是目前国内商用车企业中,合资企业的产品多数为拥有外资技术的“中国品牌”,且在合资企业成立之初就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车辆主要零部件的配套供应商多为中国企业,具有完整的、高水平的配套供应体系,外资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差距正在被缩小。股比放开的政策实施后,外资企业增资或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的意义不大,“意愿”不强。

  商用车行业具有“经济发展晴雨表”之称,由于距离大众视野较远,产业发展状况关注度较低,然而当相关政策出现变化时不难发现,中国商用车企业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放政策给商用车行业带来的冲击将明显小于乘用车市场。

  两年的股比放开过渡期和五年的合资企业数量限制解除过渡期,都将促进市场、企业更加成熟,在2020年以及2022年来到之际,商用车市场或将以较为平静的态势进入新的阶段。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中国品牌占主导地位 商用车合资股比放开影响甚微

2018-04-20 06:40:18 来源: 0 条评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消息称,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目前,国内有东风、上汽、江铃、福田、广汽和四川南骏等商用车企业,与沃尔沃、依维柯、福特、戴姆勒、日野、现代和康明斯等外资企业设立了合资企业。上述合资企业在重型、轻型商用车,以及发动机等方面推出了合资后的产品,这些产品均在业内具有相应的市场地位。同时,通过多年发展,合资企业引进、消化外资企业技术成果显著,纷纷推出了建立在引进外资企业最新技术基础上的,更加适合国内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2017年商用车行业呈现火爆的局面,商用车销量416.06万辆,同比增长13.95%,增幅高于汽车全行业增幅十个百分点,对全行业的拉动效果明显。同时,国内商用车行业正快速向高端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用户的用车理念和选车理念也更加理性、成熟、专业。中国的商用车市场在市场体量和发展速度上,均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记者在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过后发现,业界的观点集中于对于商用车行业,股比开放等政策影响甚微,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两点。

  首要原因是从全行业角度看,各车型细分市场中,均由国内品牌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在较为小众的高端用车市场,进口品牌确实具有一定的产品优势。然而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且已初见成效,以“进口替代”为目标的产品,已在高端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外资企业如果今后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销量不一定能达到“预期”。

  第二个因素是目前国内商用车企业中,合资企业的产品多数为拥有外资技术的“中国品牌”,且在合资企业成立之初就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车辆主要零部件的配套供应商多为中国企业,具有完整的、高水平的配套供应体系,外资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差距正在被缩小。股比放开的政策实施后,外资企业增资或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的意义不大,“意愿”不强。

  商用车行业具有“经济发展晴雨表”之称,由于距离大众视野较远,产业发展状况关注度较低,然而当相关政策出现变化时不难发现,中国商用车企业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放政策给商用车行业带来的冲击将明显小于乘用车市场。

  两年的股比放开过渡期和五年的合资企业数量限制解除过渡期,都将促进市场、企业更加成熟,在2020年以及2022年来到之际,商用车市场或将以较为平静的态势进入新的阶段。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龙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看重庆新闻客户端
华龙网官方微信
华龙网新闻微信号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