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 MOTORS超越特斯拉的七个猜想
美国工厂对中美两国工厂 优势不言而语
特斯拉第一款车Roadster,是在莲花汽车公司(Lotus)的Elise跑车基础上开发。电动汽车最主要的三项技术是电池、电机和传动系统。特斯拉的传动技术来自AC Propulsion公司,电池采购自松下生产的18650电池,电机采购自中国台湾富田电机。

SF MOTORS首席制造官吉姆·费恩Jim Finn说,所有的关键工艺设备都来自欧洲和美国。事实上和保时捷与宾利使用了某些同样的供应商。并且与ABB、Kuka、Durr和很多其他公司合作,Durr喷漆车间使用的工艺标准就与宝马和奥迪的相同。车身车间和质量控制中心实现100%全自动化,组装车间也是高度自动化。
锂电池对固态电池,谁更领先。
特斯拉电动车引以为傲的续航能力,来自由七千多颗电池组成的电池包,续航里程达300公里。

SF MOTORS首席技术官唐一帆说,SF MOTORS专利电池系统可使续航里程轻松突破500公里,正在利用固态电解质开发下一代电池,并计划于2020年投产。
美国基地对四国研发中心 后生可畏
特斯拉在2003年由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共同创立,2004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进入公司并领导了A轮融资,从而开启其全球战略。

SF MOTORS在职300多名员工中拥有博士学位的达30余人,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德国等8个国家的电机工程学(Electrical Engineering)、电力电子和电机驱动学(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or driver)、机械工程学(Mehanical engineering)、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机械设计与生产工程(Mechanical Design & Production Engineering)等领域。并且在美国、德国、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四国研发中心,所有技术研发都在硅谷完成并形成硅谷试产,德国中心重在内饰和电池结构包,美国中心重在整车研究、轻量化及安全性能,日本中心重在电池新技术,中国中心则解决产品国产化。
订单零售模式与大数据直营销售 新时代谁更强
特斯拉到2010年,挖来苹果的零售店副总裁乔治·布兰肯西普(George Blankenship),才推动其快速发展。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产能以及交付数字达34494辆,环比增长40%,成为公司历史上产能最高的一个季度。

SF MOTORS目前在美国工厂按照年产5万台的标准收购了AMG工厂,在国内以小康股份旗下的重庆金康工厂按照年产15万台布局,未来3到5年实现满产。
SF MOTORS创始人兼CEO张正萍说,2016年创立SF公司的同时在美国硅谷也投资了一家大数据公司,它是支撑直营销售的一个非常大的核心。中国更多的通过直营的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的这么一个能力,可以更好的去了解我们的用户,更好的了解潜在的消费者。
写在最后:从美国旧金山回到中国重庆,采访SF MOTORS公司最大的印象就是,这是一家由“创二代”张正萍领军的智能化全球汽车企业,不仅仅停留在创意上,而是已经在美国默默耕耘了两年,拥有美德日中四国的研发布局,拥有核心的电池技术,拥有领先的智能技术,拥有美中两国的4.0生产工厂,相信SF MOTORS才是特斯拉的最强对手,SF MOTORS才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