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甲壳虫贴膜变粉被罚款 选购改色膜还要注意这些
黑色甲壳虫变身粉红色,车主被处罚。南岸警方供图
嫌自己的甲壳虫轿车颜色不好看,一外地女子擅自将黑色改成粉色。担心被民警查出她的违法行为,她甚至不敢将车开去年检。但她没想到,因为一次违法停车,还是漏了陷。近日,南岸交巡警对该女子非法改变车身颜色、逾期未审验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除了被责令恢复原状外,她还将面临合计罚款1200元、记3分的处罚。
7月30日下午2时许,南岸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西区大队副大队长李治江在南岸区回龙路巡逻时,发现一辆车牌为渝AMPXXX的粉色大众牌甲壳虫小轿车在路边违法停车。民警正准备拍照取证进行处罚时,一名身穿黑色T恤的30多岁男子从旁边的商铺中跑了出来,解释称自己只停一会儿,马上就开走。
民警最初发现该甲壳虫轿车时,觉得车身颜色的粉色很耀眼,有点异常,仔细检查后发现颜色不是自然喷上去的,而是贴了一层很薄的粉红色膜,于是对该男子进行详细询问了解。该男子表示自己并不是车主,车是从朋友那里借的,对改变车身颜色一事并不清楚。
经进一步核实,原来该车车主系刘女士,浙江乐清人,今年35岁,现和老公一起在重庆经商,住在江北区。去年4月份,刘女士嫌自己轿车是黑色不好看,就在江北的一家汽车美容店,在原车车漆上直接贴上粉红色的膜,将车子颜色变成了粉红色,认为这样更好看一些。刘女士自己也知道这样做并不合法,在今年5月份年检到期后,也一直未去车管所审验。随后,民警将该车扣留作进一步处理。
8月1日下午,刘女士到公安机关接受了处罚。由于刘女士存在擅自改变车身颜色的交通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1000元,同时,由于逾期未审验,被处以罚款200元、记3分。最后,在民警的见证下,刘女士到附近一家汽车美容店将车上贴的膜撕掉,露出了原来的黑色。
交巡警提醒: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汽车美容也异常火爆。许多车主都希望自己的爱车更加美观、炫酷、实用,不惜改装车辆颜色、内饰、发动机、电子电器等,但却选择无视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确有改装需求的,一定要以遵守法律规定为前提,确保合法、安全,此外,在改装前可以先向当地车管所或交巡警部门咨询了解,以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导致耗时费力又不合法的后果。
其实,对于想给爱车贴改色膜的车主来说,不仅要注意符合法律规定,还要注意贴膜本身的质量,以免伤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选购改色膜的注意事项。
对改装不太了解的朋友也很容易就知道全车贴膜是怎样一回事。简单来讲就是一张具有伸缩性的PVC塑料薄膜,一面是色彩亮丽的图层,另一面是粘贴层,将粘贴层贴到车身表面,然后仅需排除膜与车身表面之间的空气,完成收边之后即算完成。

相比喷漆来说,车身改色膜具有施工方便,色彩品种多,多色搭配灵活性高,可移除性强等特点。改色膜应该如何来选呢?
首先是注意耐久性,从色卡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上图为某品牌改色膜提供给店家的比色卡。虽然色彩依然亮丽,但是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的关系,车膜有缩边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色卡的边缘已经露出了白色的底卡。同样的现象也会反应到车身上,在施工过程中,技师会使用烘枪软化车膜之后将其拉长,用于包裹住车身表面比较圆滑或是凸起的棱线(诸如保险杠的转角,后视镜等)。一旦定型之后,贴了这种车膜的车辆虽然在刚完工的时候效果是很不错,但是等到使用时间长了之后,改色膜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问题。
某款车上所贴的某品牌电镀膜。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一些边角处出现了大量气泡。
其次看改色膜背面有没有导气槽。导气槽的作用是将贴膜时留存在膜与车身之间的气泡尽快排出,提高贴服性。不过一些低端改色膜制造工艺较为粗糙,背面不仅使用了质量低劣的背胶,而且并无导气槽设计。这不仅增加了贴膜施工的难度,还降低了产品装车后的品质。在挑选车身膜时,小编建议各位车友现场选购产品时不妨先撕开车膜的一角查看背面导气槽纹理是否规格,用手指轻触车膜背面感受一下背胶质量如何。劣质的车身膜往往采用成本较低的胶水,摸上去不仅感觉粘度较大(感觉会跟封箱带的背胶差不多),而且还会感到有胶水残留在手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