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产能过剩 这些车首当其冲
尽管汽车业未被列入去产能的重点行业,但近期国家发改委对“我国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已经显现”的首次表态,再次引发业界对汽车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关注和讨论。既然是“结构性过剩”,那么,什么样的细分市场出现过剩?换句话说,在未来的市场里,什么样的车会出现滞销?华龙网记者综合业内数据,为大家做一分析。
上半年中国市场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065.37万辆,同比增长11.5%,超过去年7.2%的同比增长。其中,轿车市场上半年销售新车559.3万辆,同比下跌4.2%;SUV销量为391.5万辆,同比上涨44.4%;MPV上半年销售新车114.5万辆,实现了13.8%的增长。也就是说,轿车微跌,SUV猛涨,MPV微涨,但进一步深入考察,苦乐不均也较为明显。
A0级和A00级车型
2016年6月,轿车市场共销售920190台,同比增长7.5%。从目前国情来看,由于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仍然较低,买车主要是用于家用,后排乘坐率高,因此对于整车空间有着更高的要求。以往以便宜、购买门槛低作为核心竞争力的A0级和A00级小车市场不再受青睐,从6月份的单月销量来看,两者相加月销还不到12万台。在A级车、小型和迷你型SUV三方面的“围剿”下,这两块细分市场在中国持续萎缩,势必成为各大厂商的鸡肋产品。
目前国内消费者购车理念逐渐产生变化,有向着购买中端精品化家用车的趋势,低价位小型轿车必会前景黯淡。面对未来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这类车型估计会成为各厂商的累赘。
小型/迷你SUV车型
自2012年开始,国内的小型SUV市场开始萌芽,近年来保持爆发式增长的态势,销量持续攀升,如同野火燎原一般迅速地占领市场。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市场对小型SUV日益增长的需求,汽车厂商也在加速布局这一细分市场,大批小型SUV车型开始扎堆冒头。2016年上半年,小型SUV市场累计销量为101.05万辆,同比增长27.74%,已经占据了2016年上半年SUV市场超过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完全无视车市整体增长放缓的市场大背景。
目前小型SUV更多的还是针对于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而定制的产品,它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年轻人第一辆车的角色,也就是所谓的过度类车型。虽然小型SUV的设计和生产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存在大量的车企扎堆争抢市场,未来势必会出现市场饱和的时候,对于一个过渡车型来说,这种过于强势的发展势头有可能导致小型SUV市场“盛极必衰”的发生。
低端MPV车型
虽然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MPV的销售情况有所改善,但整体来说依然不乐观。MPV在中国的人均保有量并不高,而低端低价格的MPV市场则更多地被作为代步工具车的根据地市场。现在消费者的普遍思想都是买新不买旧,尤其是被视作工具车的低端MPV。当新的低端MPV上市,老款的销量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造成产能利用率的严重不足,老产品出现滞销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