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ASIA 5月25日在上海开展。作为首届CES的亚洲展,咱们终于有机会近距离体会到那些前沿电子科技了。对于汽车爱好者来说,关注的自然还是汽车电子科技的发展动向。那么在开展之前我们不妨先想一下:现阶段我们最想要的汽车电子科技是什么?或者说,现阶段汽车电子研发者研发的方向和完成品,哪些才是最对我们胃口的?
汽车电子其实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事实上,即便是最基础的发动机喷油程序,都与汽车电子科技有关。不过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CES主题性的东西。这类东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人车互动部分,它涵盖多媒体应用、车内功能应用等多个方面;另一大类是车辆智能控制,它包括主动安全科技、智能驾驶等等。
● 常规的硬件指标和远程控制,并非人车互动的重点
这里所说的车辆互动,其实也就是过去常说的人车对话的一种延伸。从BBA的iDrive、COMAND、MMI出现开始,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人与车之间的一种沟通。车辆不再是简单的驾驶机器。驾驶者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对车辆的状况有更多的了解,并进行更多的设定与控制。时至今日,这类系统已不再是BBA的专属,在常规品牌车型上也开始大量出现。以目前这类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不再简单满足于“对话”,而更多体现为一种全方位的控制。
从常规的角度,同时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直观对比的,是类似屏幕的大小、分辨率、CPU频率、内存等硬件指标。这对于人车互动来说其实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即便是视网膜屏、尺寸大到12寸,八核十六核、4G内存,这对于一台整车而言能有多难、成本能有多大影响?
还有一些人会把目光盯在系统是否能够联网,是否支持手机APP。的确,通过手机APP对车辆的状况进行远程了解、控制,例如知晓车辆位置、状况、保养周期,以及远程开关车门,甚至远程遥控车辆驾驶,这些功能看起来特别未来、特别高大上。然而从汽车电子的角度来看,它们实现起来同样很容易——只要系统能够支持APP控制,并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即可。只要市场有足够的需求,愿意支持这样的成本(而且并不贵),绝大部分的车型都可以实现这些功能,并且都能做得很好。